
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中心
nanotechnology
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中心
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中心是数据科学与创新研究院(Data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stitute, 简称DSII)聚焦科研成果落地、技术路线孵化与产业生态共建的核心支撑平台。该中心专责推动研究院前沿技术的系统转化机制建设,探索从“科学发现”到“产业落地”的桥梁路径,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的“最后一公里”。
中心致力于以数据科学为牵引,联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绿色科技等战略领域的技术供给与行业需求,构建集技术孵化、应用示范、模式创新于一体的产业协同生态体系。
一、核心职责
1. 科研成果转化路径设计
中心系统梳理研究院各研究方向形成的技术成果,建立标准化成果登记、评估与转化机制,推动从论文、算法、平台工具到原型系统的多维技术形态向应用场景平滑迁移。
构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应用开发—场景部署”的分阶段成果转化体系;
实施多轮次成果可行性评估,评判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适配性;
推动科研成果对接产业方、公共服务系统与政府需求,设立“转化通道”机制。
2. 技术孵化与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研究院技术优势与学术资源,中心搭建多个专业孵化平台,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算法应用实验室
智能制造与边缘系统测试场
数字健康联合转化基地
城市智能治理示范空间
通过“实验+场景+市场”协同机制,形成低风险、可复制的科研转化样板工程。
3. 跨界产业合作与联合开发
中心面向实体经济与关键行业开放合作,推动研究团队与企业、园区、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开发:
搭建“政产学研用”联合研发模式,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
构建场景共创机制,与应用单位共建实验区、沙盒区或真实部署环境;
推动签署成果共研协议、共享知识产权机制与长期服务协议。
4. 成果投融资与市场链接支持
中心协助研究团队链接风险投资、产业资本与政府扶持资金,推动科研成果向技术企业或社会组织快速孵化:
建立技术成果转化基金、创新团队支持基金、市场探索基金等;
提供法律、财务、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支持技术成果商业模型设计;
协同研究院“智创加速器”平台,为优质科研项目配套出资方与试点方。
二、聘用条件
中心工作人员需具备科技转化专业背景、产业实践经验与创新管理能力,能够协调科技、企业与政策三方资源,实现从科研语言向产业语言的转化。
聘任人员一般需具备以下条件:
1. 在技术转移、成果孵化、产业对接等领域具备3年以上实务经验。
2. 熟悉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管理、科技金融或企业孵化流程。
3. 具有跨界整合、项目统筹与沟通协调能力,能推动多方协作。
4. 拥有工程、管理、金融、法律、技术经济等相关专业背景。
5. 有产业资源、企业合作经验或曾担任科研成果产业化负责人者优先。
三、运行机制
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中心建立“研究员驱动+平台统筹+市场导向”的运行体系:
实施转化项目立项制、阶段评估制、收益分配与激励制度;
与课题研究委员会、数据伦理委员会联动,确保项目合规与长期可持续;
建立成果信息共享平台与转化数据库,实现“可发现、可追踪、可跟进”。
四、核心价值
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中心承担着研究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产业价值实现的双重使命。中心不仅是科研成果走向社会的桥梁,更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支点。通过构建跨界融合、机制创新、资源协同的转化平台,中心有效激发科技创新的实际生产力,提升科研活动的战略价值与现实影响力,为打造“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全链条科研体系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