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热点
hotspot
-
AI系统借普通摄像头实时检测火情
2025-09-19新AI系统可利用普通安防摄像头快速检测火灾。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美国纽约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款人工智能(AI)系统,能够借助许多建筑中已有的普通安防摄像头,实时检测火焰与烟雾,显著提升火灾防控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物联网杂志》。许多火灾悲剧的发生,是因为传统烟雾报警器未能及时响应。此外,现代建材和开放空间使火势蔓延更快,建筑倒塌时间也大幅缩短。这款AI系统可分析视频影 -
光基芯片执行AI任务能效提升十至百倍
2025-09-16新型硅光子芯片可将光编码数据实时转换为卷积运算结果。图片来源:佛罗里达大学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款光基芯片,可利用光与电协同工作,高效完成人工智能(AI)中功耗极高的图像识别等任务。新型芯片能效高达执行同样任务的传统芯片10倍甚至百倍以上,有望显著缓解AI应用对电力的巨大需求,同时推动更高性能AI系统和模型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光子学》杂志。新型芯片由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半导体研究 -
手术仅需几分钟,术后4小时就见效——安徽省首例“戒酒芯片”植入手术完成
2025-04-16在腹部植入一个“戒酒芯片”,就能戒掉酒瘾?4月8日,安徽首例“戒酒芯片”植入手术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阜阳三院)完成。该项新技术是怎么做的?患者做完手术后疗效如何?“戒酒芯片”是否一劳永逸?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阜阳三院。“戒酒芯片”植入手术现场。受访单位供图新技术让患者“喝酒无快感”患者李先生(化名)今年43岁,酒龄却已长达20余年。他表示,开始喝酒只是为了应酬需要,后来 -
武铁首开研学列车 百趟专列助旅客顺畅出游
2025-03-263月26日8时07分,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今年开行的春季首趟研学列车D9356次从武汉东站始发,来自武汉市的900余名师生乘坐动车前往宜昌开启研学之旅;当天上午10时36分,恩施当地学校的1100名师生乘坐武铁开行的D9330次研学专列从恩施站前往荆州。王琪摄据了解,武铁今年将开行百趟专列满足研学和旅游团体出行需求。王琪摄春季以来,各大中小学校陆续迎来外出研学热潮,旅客纷纷乘 -
全国首个省级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2024-12-3112月30日,全国首个省级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省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在广州成立。标委会秘书处设在广东省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委会共由54名委员组成,分别来自工业和信息化电子第五研究所、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高校、行业龙头企业、检验检测机构、政府部门和协会。成立大会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和向锦武院士,IEEE无人机应用与通信标 -
热力学模型揭示黄金抵达地表途径
2024-12-27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环太平洋火山带相关矿藏中的黄金源自地球地幔,并通过岩浆输送到地表。但黄金究竟是如何被带到地表的,一直众说纷纭。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在内的国际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金-三硫化物络合物,这有助于理解金矿床的形成机制。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的金矿床,通常形成在所谓的俯冲带区域。俯冲带是大陆板块俯冲到周围大陆板块下方的 -
深中通道主线实现“电联通”
2023-12-3112月30日晚,由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协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建设的深中通道配套电力工程顺利投运。这标志着这座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实现主线“电联通”,为深中通道在全线贯通后的“精装修”及未来运营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撑。12月30日晚,深中通道主线实现“电联通”,伶仃洋大桥北侧点光源亮起。黄海鹏 摄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全长约24公里,主要由长6.8公里的特长海底钢壳混 -
建筑技术创新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3-05-155月10日-12日,第三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BEYOND Expo 2023)在澳门举办。由中国建筑国际与BEYOND Expo联合举办的建筑科技高峰论坛在此期间举行,四位院士作主题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分享了与中国建筑国际合作完成的多高层钢结构模块连接节点的结构创新、试验数据、设计思路和应用案例等。他表示,装配式建筑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和重要支撑。模块化集成是装配式建筑新阶 -
一场“科普盛宴” 成渝“双核联动”共筑科普未来
2022-12-2812月26日,第二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暨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成都举行。围绕“成渝‘双核联动’共筑科普未来”的主题,来自国内、成渝两地的科普大咖为两地进一步加强科普协同合作建言献策,带来一场“科普盛宴”。在论坛现场,重庆科普基地联合会、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重庆自然博物馆、生命奥秘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共同发布了《成渝地区科普研学服务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这是全国首个科普 -
广西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用“绿色”为高质量发展打底
2022-02-09视觉中国供图科技日报记者 刘 昊 通讯员 梁宇钊巨型行车在电解槽上方来回作业,生产线上的程控机械臂挥舞不停,一块块经过再生过滤电解的高纯度铜板在传送带上穿梭……2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在位于广西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采访时看到了一派繁忙的景象。作为我国唯一在园区内形成全产业链闭路循环、资源量超500万吨的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让“绿色”成为高质量 -
《自然》杂志年度十大人物公布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上榜|今日视点
2021-12-16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着陆巡视器有关情况。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英国《自然》杂志15日公布了2021年度十大人物榜单,这一榜单旨在选出十位在当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自然》杂志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表示:“从追踪危险的新冠变异株到证明气候变化在极端天气中的作用,再到将探测器送上火星,本年度《自然》十大人物聚焦身处重要科学事件 -
董保同:新时代科技人奋斗犹酣
2020-01-01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在西南边陲的春城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董保同第一时间收看电视直播后,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董保同(右二)在第二十一届高交会宁夏展区参观调研。 谢建平 摄“习主席的新年贺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奋斗’二字。”董保同说,回顾2019年,习主席讲,“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